現今市場競爭激烈,行銷戰略無不尋求創新與有效率的手法。內容行銷逐漸成為知名行銷方式之一,不僅能夠吸引受眾,更能增強品牌的影響力。
在“內容的力量”一書中,作者宗像淳對內容行銷是這樣說明的:
對「內容」產生共鳴的「行銷」 所謂內容行銷,是吸引目標客群前來網站,使他們想進一步索取相關資料、購買產品或服務的行銷手法。為了吸引目標客群,製作出讓顧客感興趣的部落格、播客(Podcast)、影片、線上研討會、PDF簡介、說明手冊等…就非常重要。像這樣內容佔了主要比重的行銷方式,就稱為內容行销。
這聽起來很玄,跟我們以往派出業務員推銷產品的方式,似乎不太相同。
沒錯!您不是在推銷產品/服務,而是在傳遞潛在買家有價值的資訊。
這種內容策略的本質是「信任」

假如我們向潛在客戶提供一致性的、持續性的價值資訊,他們最終會以購買和忠誠度回報我們的。
而Rex也認為,內容行銷可謂是當今最厲害、後勁最猛的策略之一了。下面,我就來介紹一下關於內容行銷,身為老闆們要知道的事。
內容行銷是什麼?和過去或其他的行銷方式差異在哪?
剛剛提到了,內容行銷是透過「創造有價值的內容」+「傳遞價值」的方式與受眾進行交流。
所謂「內容」,包含:文字、影片、音訊。
舉例,像是我們在Google搜尋「健身房教練課費用」時,在搜尋結果中,可以看到某健身工作室所撰寫的知識文章。
他們透過知識文來告訴受眾,健身房的課程費用怎麼算、教練課程有哪些分類……等,最終教你如何挑選好的健身房及教練。

或是常常在看Youtube、收聽Podcast的你,應該多少有看過或聽過這類型的影片吧!如:「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」、「文森說書」。

他們所講的主題都是針對某些特定族群持續輸出價值內容,協助這些人們找尋解答。像是吳淡如,在經營了一段時間的Podcast(人生實用商學院),後來當然也「不負眾望」的上架了線上課程,而且銷量還不錯喔!

重點:內容行銷與傳統的廣告來說,內容行銷會更著重在關心客戶。
以下以傳統廣告與內容行銷的差異化,帶大家來對比一下:
傳統廣告 | 內容行銷 |
聚焦於銷售產品或服務 | 聚焦於與客戶建立長期關係 |
以短期銷售為目的 | 以增加客戶忠誠度為目的 |
對潛在客戶造成銷售壓力 | 對潛在客戶造成有益的影響 |
成本高昂 | 成本較低 |
效果短暫 | 效果長久 |
以上並非表示傳統廣告就不能做,而是遇到的狀況不同,採取的策略也不同,要靈活運用,才能發會綜效。
為什麼企業都要經營內容行銷?該投入的成本有哪些?
市場上已經有許多企業或是個人品牌皆導入內容行銷(包括Rex本身在寫這些文章就屬於內容行銷),以及也有許多新興的內容行銷公司,如雨後春筍般的遍地冒頭,可想而知,這股需求量有多大。
就像剛剛提到的館長,早期經營YT時,就經常教導大眾正確的健身知識與觀念,也拍攝許多高價值的訓練、飲食教學影片供大家學習。
一方面,建立專業知識的權威度,二方面,長期地與潛在客戶交流,更能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,讓產品、服務更貼近使用者需求,而這些對他日後的健身產業有著莫大的幫助。
根據國際知名電郵系統商Hubspot指出,66%的行銷人員預計他們 2022 年的內容行銷預算將比 2021 年的預算增加更多。
看到這邊,身為老闆的您,是不是也開始琢磨要投入內容行銷?
等等!再投入前,您可能要先了解幾個會產生的成本:
一、人力成本:
創作內容會非常需要人力的投入,除了花費寫作的時間外,也包括:內容策劃、校稿編輯、發布等工作所需的人力成本。
除了自己公司養內容寫手外,當然也可以外包。不過要注意得是,您必須真切了解您目標受眾的痛點以及產品/服務差異化(簡單來講就是定位),不然外包的寫手,即使文筆再厲害,文案沒能搔到癢處,那也是徒勞。
二、技術成本:
創作好內容,當然需要與潛在客戶溝通的管道或是平台,包含:網站部落格、FB粉專、YouTube、抖音、小紅書……等,而這些平台又有相對應的發文模式、演算法機制、貼文的限制。
像是經營官網的內容,我們就要了解SEO的排名演算法機制,不然用心寫出來的內容,受眾在搜尋關鍵字時無法看得到,或是經營YT頻道時,也要研究演算法的推播機制。
所以呢,了解更平台的演算法機制,也是需要投入及學習的,並不是胡亂發文就能產生效果。
三、設備成本:
如果是是要經營影音的內容,可能就需要投入如攝影機、燈光、麥克風、攝影佈景……等相關設備。
以上這些成本可能因公司的規模、內容創作的範圍和投入的程度而異。企業應該在制定內容行銷策略時,考慮到其內容創作的成本,以確保內容行銷活動具有成本效益。
儘管內容行銷成本比一次性廣告更高,但是內容行銷的效果更持久,投入回報率更高,因此對於長期發展的企業來說,投入內容行銷是值得的。
內容行銷的歷史
你也許以為內容行銷是近年來,網路發達所誕生下來的行銷方式,但國際知名SEO人士Neil Patel提到:其實早在 1732 年,一個名叫班傑明.富蘭克林的印刷廠老闆(也是美國國父),在當時出版了「年度窮理查年鑑的第一版」一書。
那他為什麼這樣做?是因為他喜歡寫作和表達自己的想法嗎?
Neil Patel認為並非是這樣,而是認為富蘭克林這樣做是因為他想宣傳他的新印刷業務。
富蘭克林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印刷他自己的年曆,並鼓勵其他人也可以在他那印刷。而根據Content Marketing Institute 的時間表中,也可以清楚的了解到,這是內容行銷的第一次出現。
另外一家美國知名的拖拉機公司–約翰・迪爾,在 1895 年也做了類似於富蘭克林的事情。當時他們「免費」為農民製作了一本名為“The Furrow”的生活方式雜誌(至今還是非常受歡迎)。
你可以說他也許只是想幫助這些農民,並沒有意識到這個雜誌會對他公司的收入產生影響,不過,很可能情況並非如此!約翰・迪爾之所以這樣做,是因為他們相信內容行銷的強大。
這個信念是:如果您為目標市場製作免費且有用的內容,他們就會與您互動,傳播您的信息,甚至可能向您購買。
內容行銷有哪些成功案例?
儘管多年來內容行銷的方法發生了變化,但優質的操作方式基本保持一樣,主要都是掌握這幾個核心重點:
- 點到受眾的痛點
- 激起那種痛苦與煩惱
- 幫解決他們的問題
在台灣,成功的內容行銷案例像是:綠藤生機、市場先生、館長……等。
綠藤生機:是台灣著名的保養品品牌,主打減法的純淨保養,強調保養不用太多,夠純淨的幾個就夠了。
而他們鎖定的受眾則是:以真實、健康、永續為出發的保養品使用者。
無論是網站部落格或粉專,他們都在不斷解決大眾對於保養的相關問題,至今,已經獲得大量的鐵粉,而他們的產品,也因為這些認同他們理念的人,獲得了的良好的銷售表現。

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:是台灣本土品牌健身房,結合綜合格鬥技、重訓、健身、健美、有氧舞蹈、飛輪教室、懸吊教室等的一流場地。
健身市場在疫情前,可說是來到一個新熱度,除了館長在Youtube的專業教學影片外,平時也有許多遊戲、時事政論直播……等。無形中凝聚了與館長價值觀相同的死忠粉絲,而且號召力不容小覷,連許多政要都連袂想要上館長的網路節目,可想,內容行銷的威力如此巨大。
PS. 也許館長的爭議性對於大家來說比較多,但Rex只是想說明,透過內容行銷可以產生相當大的威力。
要如何實施,以及具體作法為何?有什麼樣的流程與步驟?
內容行銷看似簡單的將免費資訊提供給潛在客戶,但具體該如何執行以及該如何「有效率」、「有策略」的提供價值資訊,才能讓他們達到最好的效益呢?這點我們必須好好的思考與規劃。
不管您是否將開始進行內容行銷或是您已經執行一段期間了,都建議一定要先閱讀下文,因為其中一個步驟沒有確認好,對成效都會大打折扣,甚至浪費成本。
以下,我簡單的來跟大家分享,我在規劃內容行銷的流程與心法(這邊分享的是執行方面的流程,並非針對特定平台進行介紹):
一、設定目標客戶:
首先,您需要確定您的目標受眾是誰,想要推廣什麼服務、產品給什麼樣的族群。
二、市場調查:
再來,針對這些族群,了解他們在生活上的痛點、問題、抱怨、目標、願望、話語。
三、研究主題和關鍵詞:
根據您設定的受眾以及他們的痛點、問題,研究他們通常如何尋找解答,例如:透過Google搜尋「掉頭髮改善」或是「突然長很多痘痘」。
您可以透過許多關鍵字規劃工具進行研究,例如:Ubersuggest、Keyword tools…等工具來輔助。
四、創建內容
根據目標客戶以及他們的痛點,實際產出對他們有幫助的高價值內容。
五、分享內容:
前面有提到,內容不僅僅限制於文字的呈現,也包括影片、聲音,像是近兩年來掀起的Podcast熱潮。所以內容發佈的平台相對來說也很重要。
我們需要選擇受眾會觀看的平台,進行內容展示。
例如我的方式是:主力經營網站以及Youtube,因為我的受眾(也就是您)會經常在「Google搜尋」以及「滑YT」,所以這兩個部分是我主力經營的地方。
六、分析成果:
當然,我們做出的投資,必定要檢視是否有一定的成效。
備註:我知道,您一定關心業績的部分,但我這邊指的成效並非是實際「業績」,而是針對內容行銷的各種KPI。
第六、經營內容行銷的正確心態
內容行銷是一段長期抗戰,我們從一開始就要有心理準備。
在這整篇文章Rex都反覆提到,內容行銷是長期的與潛在客戶進行溝通,最終獲得豐厚的回報。
但如果心思是想炒短線,想要馬上達到巨大效益,那內容行銷真的不適合您。
以下,是Rex在經營內容的真實心得與心態調整,與各位分享:
一、寫內容真的好花時間,而且也不知道是否真的有效,會開始自我懷疑?
千萬不要捲入經營內容行銷就應該直接帶來業績的漩渦中,因為你會變得越來越盲目,越來越自我懷疑跟多慮。若想要讓我們的品牌成為意見領袖,我們必須始終如一的創作內容。然而,這對於 60% 的老闆或是行銷人員來說,無非是最大的挑戰之一。
而面對「是否有效」這件事情,我們應該把內容行銷的目標制定清楚,而不能一昧的只注重「轉單」這件事。
正確的內容行銷KPI應該鎖定在這幾個事件上:
- 提高品牌知名度
- 產生更多潛在客戶
- 提高參與度
二、我寫的文章都沒人看,流量怎麼都起不來,好想放棄?
當然,我們經營內容無非是希望許越多人觀看越好,但經營內容就像轉動一個飛輪一樣,一開始推動很吃力,但一旦開始轉動,就會越來越順暢,並能持續不停地運轉。這是因為飛輪達到臨界轉速後,重力和衝力會幫助它自行轉動,無需再花費更多的力氣,也就是俗稱的「飛輪效應」。
而在達到這個臨界點前,我們一定要多嘗試與檢視不同方法與管道,例如:通過使用社交媒體、電子郵件行銷、SEO優化等方法,提高文章的能見度。與此同時,還可以與其他部落客、網站和FB社群合作,增加你的文章的曝光率。
但!Rex在這邊還是要與各位說明一件事!
流量固然重要,但高純度的流量才是我們想要的,因為我們當然不希望你經營「瘦身、健身頻道」來看的人只是想聽你講笑話,對吧?
最後!保持堅持和耐心,構建一個有價值和高純度的內容流量池,是需要時間和努力的,但我們不要輕易氣餒,繼續創造優質內容並與潛在受眾互動,最終會所回報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