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
「三浪疊加」是曾鳴老師在他的書中《智慧商業》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。描述商業模式發展的三個階段如何同時並存,並影響市場競爭格局。
以下是書中提到的觀點紀錄:
三個浪潮的定義
商業模式的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:
- 1.0 模式(傳統模式)
- 主要以線下為主,依賴傳統供應鏈與銷售模式,如實體零售商、百貨公司、連鎖商店等。
- 依靠實體店鋪吸引顧客,透過大規模採購來壓低成本。
- 2.0 模式(數位化模式)
- 企業開始利用互聯網技術,將部分業務轉移到線上,提供更便捷的購物體驗。
- 例如:淘寶,讓消費者可以在線上購物,並使用線上支付方式完成交易。
- 3.0 模式(智慧化模式)
- 企業進入數據驅動與人工智慧時代,商業決策和運營模式不再依賴於人為經驗,而是由數據與機器學習來驅動。
- 例如:今日頭條(透過 AI 演算法進行個人化推薦)、拼多多(基於社交網絡的 C2B 模式)、滴滴(利用大數據進行即時匹配與調度)。
三浪為何會「疊加」?
時代走向AI 迅速發展,這三種模式並非是依照時間線性發展,而是同時並存、相互影響,導致企業在競爭中面臨更高的不確定性。例如:
- 在 2008 年,中國零售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仍然是傳統 1.0 模式(國美、蘇寧)與 2.0 模式(淘寶) 之間的較量,但淘寶的 3.0 模式已經在醞釀,逐漸積累數據,為個人化推薦鋪路。
- 今天的服裝產業:ZARA、Uniqlo 等品牌仍然佔據市場份額(1.0),但 SHEIN 這類透過數據驅動,快速響應潮流的3.0 公司正在迅速崛起。
- 旅遊業的變遷:傳統旅行社(1.0)仍有市場,攜程等 OTA 平台(2.0)已經成為主流,但 Airbnb 這類社交型 C2C 旅遊模式(3.0)也逐步顛覆行業。
這種「三浪疊加」的情境,使得企業在不同模式之間面臨選擇困境,因為:
- 過度依賴 1.0 模式 的企業容易被淘汰,因為市場正在向 2.0、3.0 模式轉移。
- 2.0 模式的企業雖然增長迅速,但也面臨 3.0 模式的衝擊,例如淘寶雖然還在成長,但拼多多的數據驅動 C2B 模式已經帶來新的威脅。
- 3.0 模式的企業尚未完全成熟,但長遠來看最具競爭優勢,例如 TikTok 電商、AI 智慧客服等新模式正在顛覆行業。
企業應如何應對「三浪疊加」?
在這種變革加速的環境下,曾鳴博士提出了幾點建議:
- 企業需要有前瞻性眼光,不應被短期的成功迷惑
- 例如:2007 年淘寶已經擁有巨大的流量,但馬雲仍然選擇不急於變現,而是持續免費開店,推動平台的長期增長。
- 結論:要有「長線思維」,提前佈局未來趨勢,而不是過度專注於當下的盈利模式。
- 專注於 3.0 模式,避免陷入 2.0 模式的「舒適圈」
- 許多 2.0 模式的企業雖然在當下非常成功,但如果不能向 3.0 模式轉型,最終可能被新興企業淘汰。例如:
- 百貨零售商(1.0)→ 淘寶(2.0)→ 抖音電商(3.0)
- 旅遊社(1.0)→ 攜程(2.0)→ 小紅書+KOL 推薦的個性化旅行(3.0)
- 結論:企業應該積極投資 AI、大數據、個人化推薦等新技術,以確保未來競爭力。
- 許多 2.0 模式的企業雖然在當下非常成功,但如果不能向 3.0 模式轉型,最終可能被新興企業淘汰。例如:
- 在市場變化加速的環境下,決策應該更果斷、更靈活
- 曾鳴強調,過去商業模式的變革可能需要 20 年,但現在只需 8-10 年。因此,企業不能再用過去的「穩定成長」思維,而是要快速適應市場變化。
- 案例:
- 小米最初依靠線上直銷(2.0 模式)成功,但隨著市場變化,它開始布局 AIoT(3.0 模式),如智慧家居產品與物聯網設備。
總結「三浪疊加」的核心觀點:
- 商業發展不是線性過程,而是 1.0、2.0、3.0 模式並存並相互影響。
- 市場變化加速,企業若無法及時適應新模式,可能會被快速淘汰。
- 長遠來看,3.0 模式(數據驅動、人工智慧、自動化決策)才是未來的主流。
- 企業應提前佈局,不要因短期利益而錯失長期機會。
這個理論對所有產業都有啟發,不論是零售、金融、物流、製造業,還是新興的內容產業。在這個變化快速的時代,最成功的企業往往是那些能夠準確判斷 「自己處於哪個浪潮」,並迅速做出戰略調整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