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人人都需要培養商業思維?
2019年底剛結束兵役,我隨即參加了「商業思維學院」為期一年的陪跑課程,說是線上課程,也不完全是,比較像在學讀書的感覺,每天會有課可以聽,有小組討論做 case study,也會有線下社團活動…非常多元。
而會參加這個課程,除了我本身對商業就有興趣外,更重要的是我想要在投入職場後,有好的 mind set,讓我思考一些事與方向。
商業思維,其實是人生思維
Gipi 老師在一次演講中提到,一位老師曾經考小學生一道關於結婚後如何分配開銷的選擇題,而不同人對這道題的答案,反映出了我們在財務管理、人生規劃上的根本價值觀。這不僅僅是一道數學題,而是一個我們一生都要面對的問題:
我們該如何分配資源,才能讓人生走向最理想的樣貌?
「商業思維」並不只是給創業者、投資人的工具,而是一種通用的決策思維模式,適用於每一個人的生活、工作和選擇。
你正在用什麼換取人生?
商業的本質,就是價值的交換。
換作是生活也一樣……
我們每個人都在用「自己擁有的東西」換取「自己缺乏的東西」,如:時間、能力、金錢、關係…… 這些都是可交換的資源。但關鍵在於:
你是否在用 最聰明的方式 來進行交換?
你是否有意識地在提升自己的「交易籌碼」?
舉例來說:小明每天辛苦工作 12 小時,月薪 8 萬元。小美白天 8 小時工作,月薪 4 萬元,但利用下班時間學習技能、接案,額外賺 3 萬元,還提升了未來的職涯價值。
這兩者的短期收入雖然差距不大,但長期的職涯發展卻是天差地別!
思考:我們每天的時間,究竟是在換「現在的薪水」,還是在投資「未來的自己」?
短期利益 vs. 長期價值,你選擇哪一種人生?
在生活、職場上,我們經常面臨「短期利益」與「長期價值」的拉扯。
例如:
- 我該選擇高薪但沒成長空間的工作,還是薪水略低但有學習機會的職位?
- 應該先存錢買房,還是投資自己提升未來收入?
- 在公司裡,我該迎合主管,還是堅持自己的專業判斷?
老師的觀點是:
長期價值才是決策時更應該優先考量的因素,而不是只看眼前的收益。
當我們能夠用 「商業思維」 來拆解問題,將人生當作一場長期投資,我們就能做出更有智慧的選擇。
商業思維,是我們與世界對話的方式
商業思維,不只是商業,而是一種思考方式。
它讓我們理解:
- 如何分配有限的資源,創造最大的價值?
- 如何在選擇時,權衡短期與長期的利益?
- 如何讓自己成為更有價值的人,而不是只能靠時間換取金錢?
當我們具備了這種思維,不僅能在職場上如魚得水,也能在人生的每個選擇中,做出更聰明、更具價值的決策。